为什么我们还是需要书
关于为什么人要读书,最近我看到一个角度很新颖的说法。他说,一本著作需要卖出多少本才能赚钱?大概五六千本吧。
所以写书的人、出书的人,即使只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也只需要迎合这几千个人,所以一本书可以保留很多个性的部分,可以千姿百态。
但如果是一部电影呢?票房不超过成本的三倍,制片方就是赔本的。也就是说,一部大片如果成本是一亿,那票房至少得有三亿,那就需要上千万人走进电影院才行。
所以,和一本书相比,一部电影要迁就更多的人,损失更多的个性和棱角。
所以你看,有意思的是,书本看起来是一种很落后的文化载体,但是,因为它的成本低,网络效应差,它恰恰能更好地保留人类文明的个性。
而丰富的个性资源是什么?是能让我们组装成一个更有价值的自我的资源。所以,要读书啊。
(大浪淘沙摘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美〕加爾森图)
很赞哦! (
)
上一篇:“富不过三代”这回事
下一篇:阅读——生命的突围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罗振宇 已更新 170 篇文章
- 《读者》2023年15期最公平的竞争
- 《读者》2023年11期动词哲学
- 《读者》2023年10期做一个善良的否定者
- 《读者》2023年9期截然相反
- 《读者》2023年5期我们对中年有什么误解
- 《读者》2023年4期红酒与螃蟹
- 《读者》2023年3期一个完整的人什么样
- 《读者》2023年2期怎样写简历
- 《读者》2022年24期什么样的恐怖片最吓人
- 《读者》2022年23期世界首富给我们的启示
分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