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传闻轶事
  • 2022-04-23

    捏泥人儿

    捏泥人儿

    河西走狼天津南市刘庄子有个拉胶皮的车夫,一次在北马路被比国的电车撞了,胶皮散了架不说,人抬回来没几天就死了。车行掌柜听闻后,限车夫媳妇三天之内赔一百块钱。车夫媳妇上电车公司讨要说法,没承想,比国洋经理竟然雇了帮混...

    《故事会》2019年4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3

    守城

    守城

    黄平明朝中叶,瓦剌头领阿托花起兵进攻大明,一路势如破竹,可到了榆城就受阻不前。榆城主将谭行简虽平庸无为,但副将俞长统足智多谋。谭行简很信任俞长统,军政大事都交给他负责。俞长统坚守不出,瓦剌骑兵多次攻城都徒劳无功。...

    《故事会》2019年3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3

    失踪之谜

    失踪之谜

    林扶霄疑云重重清朝年间,京城有位名医,名叫赵吉田。这天,其妻李氏莫名失踪,一直未归。赵吉田与妻弟李堡生分头找了一天未果,只得去县衙报官。县令问赵吉田最后一次见到李氏是什么时候,在这前后又发生了些什么。赵吉田答:“八...

    《故事会》2019年2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荒宅秘事

    荒宅秘事

    明嘉靖年间,有个秀才姓苏,是江城人。苏秀才家贫,喜文墨。他住的是粗陋茅屋,不避风寒,一到雨天,更是潮湿难耐。一日,苏秀才路过一座宅院,院墙环护,周遭绿柳垂荫。奇怪的是,院门凋敝不...

    《故事会》2020年23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劝军

    劝军

    民国年间,保定蒲阳有个大药市,常年药商云集,号称全国第一,是出了名的富庶之地。戏班子却都不敢去,不光因为这里是唱戏的老祖宗關汉卿的故里,更因为这里是老调梆子的根脉所在,人人...

    《故事会》2020年23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巧打油库

    巧打油库

    梁柱生这年夏天,日军在华南海滨的一个县城建了总油库,把从海上运来的汽油都存在那儿。油库鬼子的工作,一是守卫,二是把汽油分装到油桶里,再源源不断地运往各个据点。令鬼子苦恼的是,当初从日本运来的铁油桶用久了,磨损得厉害...

    《故事会》2020年24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赶尸惊魂

    赶尸惊魂

    吴凡很久以前,在神秘的湘西,一直流传着赶尸的传说。那会儿,村里不少人为了生计,纷纷外出到地主家打工。有的人死在了外地,为了叶落归根,不少人家就会请赶尸匠帮忙把人运回来。说来也怪,这死人怎么会走路呢?而且有的人是在夏天...

    《故事会》2020年24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冒名顶替

    吴滨唐末僖宗年间,宋州有位书生叫赵颍泉,出生在医师世家。可他不愿行医,一心想要考科举、走仕途。无奈年过四十依然屡试不第,这年他还是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下决定打点行李回家去。这天,他刚出店房,迎面遇到年轻的蔡州书生孙...

    《故事会》2020年22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寻仇记

    夏奇峰有一位南征北战的大将军,他性情残暴,嗜杀成性。战场之上他从来不要俘虏,无论敌军战败还是投降,一律砍头。每攻下一座城池,他都以“屠城”奖励手下军士。将军的暴行让他树敌无数,寻仇之人络绎不绝。这将军谨慎多疑,寻仇...

    《故事会》2020年21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御厨的秘方

    陈艳梅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当权,她平日里骄奢淫逸,非常难伺候,给她做饭真是难上加难!大总管李莲英为了讨主子欢心,让御膳房专门为慈禧太后准备了一间小灶。小灶里设大厨和二厨,还有各种勤杂人员五十多个。平日里都是大厨负责各...

    《故事会》2020年21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恶鼠岛

    恶鼠岛

    刘津东陈年旧案马洛是京城六扇门衙门的捕快。这天,他正在浙江查案,忽然接到命令,要他火速赶往恶鼠岛。原来,六扇门最近收到一封匿名书信,说多年前琉球使团劫杀案的凶犯重出江湖,欲捉之,务必于十月初八赶赴东海恶鼠岛。说起那...

    《故事会》2020年20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有这样一个贼

    有这样一个贼

    汪雷治谷井镇上有个小偷,叫蔡瘸子,他六十多岁,左腿有些跛。蔡瘸子和寻常小偷不同,他并不掩饰自己的身份,整个镇上没人不知道他是个贼。蔡瘸子偷东西有自己的规矩,每天只出手一次,每次只偷一天的饭钱,若是吃了饭后还有剩余,第二...

    《故事会》2020年19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藏银子

    藏银子

    刘学柱清朝末年,大别山深处的胡家寨有个叫胡宇轩的年轻人,出门经商多年,挣了些银子。现在,他决定回乡过安乐日子。回老家路途遥远,还要经过盗匪出没的黑石谷,胡宇轩担心身上带着钱财不方便,辗转反侧,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这天,胡...

    《故事会》2020年19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弹弓开花

    弹弓开花

    他他民国年间,哈尔滨老道外的孩子们流行玩弹弓,钮二孩子是其中的高手。其他孩子都到江边去捡小石子当弓弹,小石子的形状不规则,射出去后会影响准头。钮二孩子琢磨来琢磨去,想出了一个好招儿。他家的邻居要盖新房子,常派大马...

    《故事会》2020年17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一道门帘子

    一道门帘子

    陈志国大清光绪十五年,是光绪皇帝的大婚之年。内务府大臣福锟为此事忙得像陀螺,提前一年多就会同户部、礼部、工部及内务府属下的七司三院各路人马,精心置办大婚的各种物什儿。也是百密一疏,在万事俱备的当口儿,细心的福锟...

    《故事会》2020年17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平分秋色

    平分秋色

    万里秋风小试牛刀明朝中期,围棋十分盛行。这一年是京城大比之年,各地进京赶考的举子挤满了京城。就在京城报国寺门口,有一个围棋摊,摆摊的是个老头,他自称曾是朝廷供奉,犯了过错,皇上罚他终身乞讨,他只得摆摊为生。举子们都会...

    《故事会》2020年18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请你吃顿饭

    请你吃顿饭

    徐嘉青梅云奇是一家小戏班的班主,班里一共就十几个人。有一次,戏班到一个叫鹅脖湾的村子唱戏,谁知天公不作美,刚到地方就下起雨来。这雨一下就没个停,雨不停,就唱不成戏,唱不成戏,雇主就不给工钱。一天天人吃马喂的,也得一大笔...

    《故事会》2020年15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借刀杀人

    郭宝宁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广味楼是城里人气最旺的一家茶楼,常有三教九流之辈在这里谈天...

    《故事会》2020年16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万银鞋

    万银鞋

    崔建华谢老万人如其名,闯关东三年,挣了上万两银子,打道回府时,他把银子换成了银票,用油布包了,缝在鞋里,然后领着脚夫牟大牛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往老家走。谢老万毕竟年纪大了,在路上染了风寒,在客栈住了几天,吃了几副药,就是不见好...

    《故事会》2020年16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镇库之宝

    河西走狼慈禧身边的红人儿李莲英,暗中在东直门内开了家万庆当铺。开张那天吉时,大柜摇了四下算盘,吆喝了一嗓子:“开市喽——”话音刚落,立马从门外进来仨招财童子,全是伙计扮的:第一个手拿金元宝,取立市之宝之意;第二个怀抱...

    《故事会》2020年16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佛爷

    佛爷

    河西走狼早年间,兰州人管手法高明的蟊贼叫“拂爷”,但后来却改叫成“佛爷”,这是为啥啊?光绪二十四年,光绪爷实施新法变革,在慈禧太后的干涉下,变法惨遭失败。光绪爷被囚禁在了南海瀛台,而荣禄却因告密有功,擢升为军机大臣。北...

    《故事会》2020年14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二少爷上天

    他他發现天门庆家有钱,老有钱了。庆家是哈尔滨第一个开上汽车的。别人家还赶马车呢,好一点的,顶多养上一两辆黄包车,庆家却从老远的西洋运回了一辆汽车。不用人推,不用马拉,也不吃草料,就是喝油,倒进去洋油之后,人上了车,“突突...

    《故事会》2020年13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神奇的手串

    陈艳梅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年,后宫王公公奉大总管李莲英之命,来到南阳知府的官邸,说是为给老佛爷祝寿,点着名要一副独山玉手串。慈禧太后大权在握,连光绪皇帝都得听她的,南阳知府觉得这是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肥水不流外人田...

    《故事会》2020年13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吴司令的画

    吴司令的画

    郭宝宁民国时期,有个军阀姓吴,是土匪出身,此人斗大的字不识一升,扁担倒了也不识一个一字,是个十足的大老粗。自从部队被人收编后,他摇身一变成了司令,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有身份的人,便开始附庸风雅,学着文化人吟诗作画起来。一...

    《故事会》2020年12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
  • 2022-04-20

    中国白

    东风明朝年間,东南沿海有个海商叫白老大。这天,他听说老对头刘虎买下了一艘新船,今天要“安龙眼”,便带着心腹猴三去瞧热闹。很快,他们就瞧出了蹊跷,一般的龙眼都是朝下的,但这艘船的龙眼却平视前方。刘虎这样做的寓意是观航...

    《故事会》2020年12期 - 故事会传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