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者》 > 《读者》2019年13期

舞蹈

分类:点滴 作者:王鹤 整理时间:2021-02-20期刊:《读者》2019年13期 阅读数: 人阅读

法国人让·巴蒂斯特·卡尔波是与吕德齐名的浪漫主义雕塑家。他曾远赴罗马学习,并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进行过深入钻研,这些努力都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为巴黎歌剧院正门墙壁创作的建筑装饰浮雕《舞蹈》中。

《舞蹈》是对浪漫主义理想最好的诠释。一群健美的青年男女欢快起舞,表现出一种永不停歇的热情。一个人在中央手举摇鼓,敲响青春的节拍,其余的人围着他,手拉手,围成圈,转不停。舞蹈激情洋溢,欢乐发自心底。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中看不到任何约束,有的只是忘情和活力,就像当时锐意进取的浪漫主义雕塑一样,将古典学院派的沉闷、压抑一扫而空。

作品本来是作为正门墙装饰浮雕设计的,这也为雕塑家的构思增添了困难。因为《舞蹈》表现的是一个环形的场景,却要适合于平面观看,所以,卡尔波在着力表现面向前方的几个男女的同时也让后面的几个年轻人挤出头来,无形中加大了空间的深度。同时,他将空隙处用鲜花和枝叶填满,在年轻人的脚边,还有一个活泼的小天使,似乎也被这种欢快的气氛所感染。

这件作品凝固的是一个如此动人的瞬间,冰冷坚硬的大理石竟能表达出像油画一样轻快、烂漫的效果,塑造出如此柔软滚烫的肌体。雕塑中的人物本来可以或者说应该着衣,但卡尔波将他们塑造成裸体形象,尽情展现着属于青年人的健康活力。作为一组包含七到八个人体的群雕,作者在设计每个动作、每个局部时都精心雕琢,力求让韵律感和动感统治整座雕塑。卡尔波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实践了这种远超同代人的艺术形式。为了避免污染的伤害,这件作品后来被迁到罗浮宫展出。

卡尔波短暂而绚丽的生命,在48岁那年戛然而止。但他轻快明丽的艺术、激荡跳跃的心灵,那种对韵律的把握、对形体的塑造,都让人感受到热情真实,永为后人铭记,并和观者产生久久的共鸣。

(彼岸花开摘自《今晚报》2019年4月24日)

上一篇:不惜身命

下一篇:古董店奇谈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王鹤 已更新 1 篇文章

  • 《读者》2019年13期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