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者》 > 《读者》2021年9期

姚雪垠感动姚雪垠

分类:人物 作者:俞继东 整理时间:2021-04-14期刊:《读者》2021年9期 阅读数: 人阅读

姚雪垠写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五部的时候,已逾80高龄。那时,握笔写字已很困难,他只能通过口述的方式写作。

姚雪垠的口述提纲很细致,不仅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而且包括人物的对话、动作等细节,乃至晴、雨、雪等天气景致的描绘。

每天凌晨3点,姚雪垠按时起床,看着提纲,对着录音机,既像讲故事,又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说世界里。

有一天凌晨,儿子姚海天听到父亲的房间里有时断时续的哭声,走近仔细一听,原来姚雪垠正在作口述。姚雪垠泣不成声地告诉儿子:“李自成死了。”望着泪流满面的父亲,姚海天明白,父亲被自己所写的情节感动了。

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讲,这种创作是相当艰辛的。但姚雪垠从未降低要求,如果某一章或某一节自己觉得不满意,没有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他便毫不犹豫地推翻重写,绝不留遗憾。在写李自成和吴三桂、多尔衮之间决定生死的“山海关之战”时,姚雪垠对该部分30多万字很不满意,他用红铅笔在稿子上写上“作废”二字。束之高阁后,他又从头开始口述。

助手说:“这样作废太可惜了。”

姚雪垠卻说:“作家的作品要感动读者,先得感动自己。如果姚雪垠连姚雪垠都感动不了,就别指望感动读者。”

(作者荐自《淮南日报》2021年1月20日)

上一篇:赖床的男人

下一篇:严济慈:科学之光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俞继东 已更新 2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