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者》 > 《读者》2022年10期

不如原书归原主

分类:人物 作者:江小乐 整理时间:2022-07-05期刊:《读者》2022年10期 阅读数: 人阅读

20世纪60年代,古典文学专家孙楷第从下放的农村回到兰州后,发现他精心收藏的数万册书,包括自己的部分手稿和著作,都散失了。这令孙楷第十分悲痛。

一天,作家慕湘在隆福寺的旧货摊上,买到一册《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他发现这本书册里,写满了孙楷第的批注,实际上是一部“改定稿本”。慕湘也是个写书人,看着书上用各种颜色的笔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自然明白其中倾注了作者多少心血。慕湘不知道这本可能对孙楷第很重要的书是如何流入书肆的。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慕湘多方打听,最终联系上了孙楷第。

果然,正如慕湘所猜想的,这确实是孙楷第散失的书中的一本,也是底本,只是还没定稿付梓就丢失了。本来已经不抱希望的孙楷第,得知此书的下落后,顿时喜出望外。他迫切地告诉慕湘,希望这本书能回到自己身边。

于是,慕湘放下繁忙的工作,带着书专程跑了一趟,找到孙楷第。抚摸着失而复得的书,孙楷第十分激动。他向慕湘讲述了书丢失的前前后后,称慕湘为“尚义君子”,还动情地说:“就凭世上有您这样的‘真正的好人’,我也要将这部著作尽快定稿交付出版。”慕湘也很感慨,为此写了一首诗:“……偶见此书难释手,皓首通人春蚕丝。我今得书心虽喜,但念失者梦魂思。爱书颇知失书苦,怎如原书归原主……”

两个惺惺相惜的写书人、爱书人,就这样因一本书,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郝景田摘自《演讲与口才》2022年第4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江小乐 已更新 1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