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2
哀婉的风雅:花冢与诗冢
冢,《说文解字》说是'高坟也",即封土高高隆起的坟墓。《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里邢岫烟说妙玉认为从汉晋五代至唐宋皆无好诗,只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两句好。这两句...
《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1期 - 2022-05-22
谁是淳于楚
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是一篇名作,其结尾作者出现时叙述却有一些参差。其云:'公佐贞元十八年秋八月,自吴之洛,暂泊淮浦。偶觌淳于生棼,询访遗迹。"不同版本的《太平广记》此段均...
《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1期 - 2022-05-22
大寒天与乐天相伴
大寒深处春水生,千山万径阅枯荣。按照中国传统节令,二十四节气里压轴的是大寒,过了大寒,意味着又过了一年。古人讲,有始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但是,靡不有始,鲜克有终。大寒的意义之...
《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1期 - 2022-05-22
“绘事后素”背后的“常识”
学习,学与习侧重点不一样。初读、听课、记笔记是'学",复习、练习是'习",更要的是后者重在有所思考,反复地思考。这本不是什么新玩意儿,此时忽地发起感慨来,是因为自己近来闭户漫卷...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6期 - 2022-05-22
《钦定词谱》之《烛影摇红》《秋色横空》辨误
《钦定词谱》是康熙年间一部御定的词谱,一共收录826个词调,调下分体,总计2306体。它不仅是收录词调最全的一部词谱,亦集前代词谱之大成,订正了前人著作包括万树《词律》的若干错...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6期 - 2022-05-22
“不求甚解”别解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起传主'好读书,不求甚解",前人或以为其中隐含着对汉代经学流于繁琐支离的批评。元人李治诠说此语'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敬斋古今...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5期 - 2022-05-22
葡萄传入中原的时间可能更早
早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与浙江庄桥坟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已经发现了野生葡萄种子,传世文献如《诗经·豳风·七月》中亦有'六月食郁及...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5期 - 2022-05-22
“朱门酒肉臭”之“臭”的音与义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历来被认为是杜甫'诗史"作品中的扛鼎之作,明人王嗣奭认为:'‘故彤庭分帛‘卫霍金盘‘朱門酒肉等语,皆道其实,故称‘诗史。"其中...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5期 - 2022-05-22
《种芹人曹霑画册》之《渔翁》图论析
《种芹人曹霑画册》是目前红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目前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曹雪芹的待考文物。画册封面为紫檀木,上面贴有题签'种芹人曹霑画册"。长31.5厘米,宽29.4厘米。全...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5期 - 2022-05-22
“白眉赤眼”考源
'白眉赤眼"是明清小说中常见的一个俗语词。下面是该词的一些用例:(1) 金莲走上来说:'玉楼,你怎的恁白眉赤眼儿的?我在那里讨个猫来?他想必饿了,要奶吃哭,就赖起人了。"(明笑笑生《金瓶...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5期 - 2022-05-22
谭嗣同诗中的“粗”
谭嗣同不仅是思想先驱、维新志士,也是一个诗人。他手订的'三十以前旧学"四种著作中,就有《莽苍苍斋诗》,这部诗集保存了他甲午以前的诗作,但并不全。《和仙槎除夕感怀》的自叙中...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5期 - 2022-05-22
是史敬胤,还是王敬胤?
南朝宋末齐初的学者敬胤是《世说新语》的第一位注家。北宋学者汪藻所撰《世说叙录》之《考异》部分保存了敬胤注本《世说》以及敬胤《世说注》的残卷,包括《世说》原文51条,其...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4期 - 2022-05-22
织成和舞筵
织成织成,也称'织绒"、'绒"。古代以采丝或金缕织出图案的名贵织物,自汉以来,为帝王或公卿大臣服用,也用于缘衣袍领,作腰襻,或用于束发。清代学者任大椿在《释缯》中解释:'不假他物...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4期 - 2022-05-22
《鹊桥仙》与词中七夕
七夕,在中国古代民众的生活中是一个诗意的节点,民间的传说与文人的吟咏叠加建构起牛郎织女天河会、乞巧、赐寿等丰富的岁时节俗风貌。在宋代,随着词这一文体样式的逐渐成熟和七...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4期 - 2022-05-22
张之翰《利州值雪》:诗画合一,以诗成画
元代是诗画高度结合的时代,尤其到了元末,出现了王冕、倪瓒、吴镇等一大批文人画家,杨维桢延续苏轼'诗画本一律"提出'诗画同体",由此诗画在精神、艺术手法以及理论上,皆达到了高度...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4期 - 2022-05-22
“恩”“情”消长与《西厢记》的情恋构建
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张生、崔莺莺的情恋不断调整。其间,恩情的成分逐步削减,爱情的元素渐趋强化,最终实现了'西厢"情...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4期 - 2022-05-22
宋周必大刻本《欧阳文忠公集》小识
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庆元二年(1196)周必大刻本《欧阳文忠公集》(如封三图一所示,编目书号11396,卷3"6、38"44、61"63、95、134"143配明抄本),行款版式为十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双黑...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3期 - 2022-05-22
罕见的遗珍
《宣城右集》是明代宣城汤宾尹编刻的宣城文学总集,二十八卷,收三国吴至明天启前有关宣城的诗文作品文三百余篇,诗七百余首。此书传本甚稀,明清以来少见著录、征引,也未为《四库全...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3期 - 2022-05-22
祢衡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祢衡(173"198),汉末狂士,少以才名,常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先由孔融举荐给曹操,曹操忍受不了他的'狂妄",后转与刘表,刘表也不堪其'辱",再转与江夏太守黄祖,黄祖性情急躁,更不堪其侮慢,情急...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2期 - 2022-05-22
“弓燥手柔”释义
《典论·自叙》:'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弓燥手柔"诘屈难懂,前人较少论及,但后世用例较多。(1) 三寸...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1期 - 2022-05-22
读老四题
一、 重要的事说两遍老子喜欢在章末对一些他认为重要的事项加以强调,以达到警醒世人的说理效果,因而《道德经》存在重言一遍的现象。蒋锡昌先生《老子校诂》一书较早关注到老...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1期 - 2022-05-22
豺狼当路衢与土地之神
同一样的动物,在中外古今的文化里可能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豺是犬科豺属至今唯一幸存的动物,在中国传统典籍的记载里经常都不怀好意。《尔雅·释兽》云:'豺,狗足。"郭璞注:'...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1期 - 2022-05-22
离经辨志孤明先发
《启功的〈元代诗文研究〉专题课》(以下简称《专题课》,引文除特别标注外,均出自该文)一文,系启功先生1981"1982学年下学期,在兰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开设的《元代诗文研究》专题课的...
《古典文学知识》2021年1期 - 2022-05-22
杜诗中的“江汉”
江汉者,今人指长江、汉水,即荆楚一带。杜甫晚年流寓江汉地区,诗中不乏语例,然遍查全集,'江汉"亦指巴蜀。对此现象,仇兆鳌在《地隅》诗后总结道:'杜诗用江汉有二处,未出峡以前所谓江...
《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6期 - 2022-05-22
黄庭坚与蜡梅花
黄庭坚跋其所作《戏咏蜡梅二首》后云:'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木身与叶乃类蒴藋。窦高州家有灌丛,能香一园也。"任渊注此诗...
《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