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学
在《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饰演美国队长的克里斯·埃文斯是一个大帅哥。由于颜值很高,他演的电影“吸粉”无数,其片酬自然也水涨船高。对于演员这类需要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的职业,毫不奇怪,高颜值意味着高生产率与高收入。高颜值者很可能会主动选择演员、模特、公关等职业,结果帅哥美女在这些职业中扎堆。但天下所有的高颜值者绝不会全都进入“看脸”行业。那么,其他职业是否存在收入随颜值而看涨的现象呢?
一直研究外貌与收入关系的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迈什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发现,与颜值处于平均水准的人相比,颜值更高者大约多挣5%,而颜值更低者大约少挣10%。他把这两个数字分别称为美貌溢价与丑陋罚金。
为了保证不同颜值者在其他方面具有可比性,上述两个研究除了剔除人们所从事行业的差异,还剔除了人们在健康水平、婚姻状态、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而这是很重要的。原因是,颜值与健康水平、婚姻状态、受教育水平等变量存在相关性——皮肤和头发状况、身材体重等或许暗示了一个人的健康水平;高颜值者更容易成为婚配对象;有研究发现,身体的对称性与智商测试成绩具有密切关系,而智商与受教育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如果不对这些变量加以控制,那么颜值对收入的贡献就会混杂这些干扰变量对收入的影响,从而产生偏差。順便补充一句,大量研究发现,至少对于男性,结婚有利于收入增长,此即劳动经济学中的“工资婚姻溢价”。
如何解释这些研究发现呢?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颜值是其他能力的信号。颜值除了取决于遗传这类个人不可控的因素,也与言谈举止、“衣品”、健身等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相关。那些成功设计了魅力形象的人可能很有想法,也很自律,从而也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第二,高颜值为个体创造了更好的社交环境,有利于培养乐观、积极、自信的人格品质,进而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第三,外貌歧视。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这是一句俏皮话,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揭示了一种真相:以貌取人是人的天性。当然,如果外貌真的具有重要的信号作用,那么外貌歧视就具有统计歧视的性质,含有理性成分。但不幸的是,统计歧视可能发展为刻板印象,让低颜者受到无谓的伤害。好消息是,市场经济越具有竞争性,越能够矫正对外貌的歧视——若用较低的工资雇用那些生产力较高但外貌受到歧视的人将产生成本优势,则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会竞相雇用低颜值者,进而将抬高他们的工资。
上一篇:怎么让孩子对电子游戏失去兴趣
下一篇:表白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分类排行
- 世间感动 (843)
- 幸福了吗 (677)
- 流行·视觉 (641)
- 知乎体 (498)
- 意林私密嗒 (450)
- 经典常读 (385)
- 青春智囊 (378)
- 十八而志 (334)
- 特别校园 (284)
- 心理人生 (280)
- 国学大讲堂 (216)
- 心灵关键词 (209)
- 锦年情事 (179)
- 锐话题 (178)
- 名家散文热考论坛 (138)
- 人文地理 (108)
- 励心小品 (103)
- 浮世绘 (98)
- 百万好故事 (48)
- 观感风尚标 (47)
- 民间智库 (44)
- 美好生活 (37)
- 意林连载 (35)
- 幸福关键词 (31)
- 新知小识 (29)
- 社交锦囊 (24)
- 舌尖上的中华地理 (20)
- “一带一路”人文录 (1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