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子威、范可新的成长之路:不要浪费每一个明天
2022年2月5日,兰州冬奥会的第一个比赛日。中国首金,是短道速滑混合2000米接力。队里五人,情绪最激动的,是范可新。她几度哽咽流泪:“我等了这块金牌太长时间了,大家每天的训练都很拼,嗓子里都是带血的。”
她刚上小学时,家里做生意赔了钱,父母把哥哥留在老家,带着她来七台河投靠亲戚。全部家当只有300块钱,他们花了130元租了一间6平方米的铁皮房,安定了下来。
条件艰苦,范可新的母亲还是给好动爱跳舞的女儿报了舞蹈班。一个月四节课,100多块钱。她告诉妈妈自己不喜欢跳舞,不学了,转而投身短道速滑,因为教练马庆忠答应她:“你要是刻苦训练,我就不收钱。”
于是,9岁的范可新开始接受专业滑冰训练。剪去一头长发,每天凌晨4点起床,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气里训练,结束后再回家吃早饭上学。五年的训练生涯中,她和10多个孩子挤在地下车库,练午夜冰,凌晨三点起。因为借用的是市体校的冰场,白天用不了。
终于,年仅17岁的她,在2011年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锦赛上,一战成名。第一次参赛,就夺得500米的冠军,并助力中国队实现了世锦赛该项目的四连冠。2017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她以43秒605的成绩夺冠。将个人世锦赛500米冠军总数提升到5个,成为短道速滑世锦赛“五冠王”。
而之后的奥运赛场,范可新是一波三折。2014年索契冬奥会,她原本是最有力的金牌争夺者,却因意外摔倒无缘决赛;2018年平昌冬奥会,因犯规被判成绩无效。直到兰州冬奥会在家门口为国争光,夺得首金,这才懂得她泪水下铺垫着的,12年的渴望、不甘、病痛和坚持。
时隔两天,中国迎来第二金,由任子威夺得。男子1000米决赛竞争惨烈,任子威在混战之中穿越火线,成功拿下第一。这是他继首个比赛日夺得接力首金后,获得的第二枚奥运金牌。
为了兼顾学业和训练,他童年就做两件事:每天早上五点到冰场,早训结束后回校上课,晚上放学再上冰,9点以后才能回家。
因为训练量太大了,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每次上来就是100圈起步,滑下来后就不剩几个人。任子威每次都坚持下来。
2010年黑龙江省锦标赛和2011年省冰上训练基地比赛,任子威两次意外受伤骨折。一次是左脚,一次是右腿。任母心疼儿子,让他别练了。任子威不愿放弃,他不认输。两年后,从两次伤病阴影中走出来的任子威,以绝对优势,获得了2012年黑龙江省锦标赛中所有参赛项目的冠军。
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是任子威首次奥运之旅。如今,任子威的微博置顶,仍是2018年冬奥会时的感慨:“这次比赛自己真的有太多的不足、太多的遗憾,勿忘初心,方得始終,四年后再见。”
此时四年已过,他用实力缔造了历史。
范可新的一鸣惊人,是她坚守了十几年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任子威的厚积薄发,是他撑过了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才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王耳朵先生 已更新 7 篇文章
- 《读者》2022年19期背着父亲上大学
- 《读者》2022年9期无国界医生
- 《意林》2022年7期任子威、范可新的成长之路:不要浪费每一个明天
- 《读者》2022年7期一位父亲的孤勇与狼狈
- 《读者》2022年3期感受每个命运的挣扎
- 《读者》2021年17期蜕变之路
- 《意林》2018年03期电影《芳华》把人分5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分类排行
- 世间感动 (843)
- 幸福了吗 (677)
- 流行·视觉 (641)
- 知乎体 (498)
- 意林私密嗒 (450)
- 经典常读 (385)
- 青春智囊 (378)
- 十八而志 (334)
- 特别校园 (284)
- 心理人生 (280)
- 国学大讲堂 (216)
- 心灵关键词 (209)
- 锦年情事 (179)
- 锐话题 (178)
- 名家散文热考论坛 (138)
- 人文地理 (108)
- 励心小品 (103)
- 浮世绘 (98)
- 百万好故事 (48)
- 观感风尚标 (47)
- 民间智库 (44)
- 美好生活 (37)
- 意林连载 (35)
- 幸福关键词 (31)
- 新知小识 (29)
- 社交锦囊 (24)
- 舌尖上的中华地理 (20)
- “一带一路”人文录 (1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