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三读书堂”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二读文,三读意。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者》 > 《读者》2022年13期

时间作为美的裁判

分类:点滴 作者:卞毓方 整理时间:2022-08-29期刊:《读者》2022年13期 阅读数: 人阅读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今人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但在唐代,诸家选本对其都未予以采纳;宋代,诸位选家对此诗亦未予以关注;有元一代,该诗仍寂寂无闻;直到明人李攀龙出场,才在《唐诗选》中破格将它收录。从此,《春江花月夜》拨云见日,名声日显,相继进入唐汝询的《唐诗解》、王夫之的《唐诗评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等重磅选本。

人们证明费马猜想,花了3个多世纪;证明《春江花月夜》的美感,则花了上千年。

时间才是最伟大的裁判。

关于这首诗的命运,张若虚生前想象过吗?也许想过,也许没有,此事无关紧要,因为,作品能不能流传后世并被大众赏识,不是由他说了算。林徽因说得好:“我们的作品会不会长存下去,也就看它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我们从不认识的人的心里……这种事情有它自己的定律,并不需要我们的关心。”

(羽惊林摘自《解放日报》2022年3月17日)

上一篇:月亮

下一篇:碰钉子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卞毓方 已更新 4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