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1万亿棵树,能逆转气候变化吗
为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科学家提出一个构想:植树造林——希望能在2030年前,通过全世界的努力,种1万亿棵树,从而达到遏制土地退化和增加碳汇的目的,以此应对气候变化。那么,种1万亿棵树,能逆转气候变化吗?
迎战全球变暖的“先锋”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有着强大的固碳功能。树木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利用太阳的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如此,碳元素就能在有机物中被储存起来。
说起森林对碳的固定作用,土壤功不可没。森林土壤碳库是森林生物量碳库的2~3倍,是大气碳库的1.4倍。在森林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含碳有机物,这些碳一部分随着根系的分泌物进入土壤,一部分通过凋零的落叶枯枝进入土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碳能以有机质的形式被储存在土壤中。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有机碳含量高的森林、草原土壤被开垦,或者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就会下降,这些碳被排放到大气中,此时,土壤也会成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源。
当然,土壤本身也会通过其中大量的微生物活动和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关注植被健康、合理利用土地,才能更好地发挥土壤的碳汇功能。
“种1万亿棵树”有多难
既然森林在迎战全球气候变暖中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那么通过种1万亿棵树来缓解气候变暖的方案一定是可行的吧?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树种的选择就是一大难题。若要达到较好的二氧化碳吸收效果,就要选择生长迅速、寿命长、固碳能力强的树种。就算是找到这样的树种,可是否适合全球推广种植呢?
多数情况下,外来物种较本地物种更不易适应区域环境,选定树种在全球不同区域种植的成活率很难保证。
其次,树木也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树木需要一定的时间生长,才能为吸收二氧化碳做出贡献,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即便种了1万亿棵树,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1万亿棵树的减排效果。
最后,大规模种树还会带来新的问题,用水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大片树木需要大量的水,这对淡水资源不丰裕的地球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资源消耗。倘若在沙漠干旱地区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还会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二氧化碳,不仅要加大吸收,更要控制排放。目前,化石燃料的燃烧仍然是二氧化碳释放的重要来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暖的必要举措。
(北北摘自《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第2期,视觉中国供图)
上一篇:想偷走花滑运动员的歌单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dacesmiling@qq.com
刘楚薇 已更新 1 篇文章
- 《读者·校园版》2022年5期种1万亿棵树,能逆转气候变化吗
推荐阅读